退火炉完全退火的主要缺点
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ongyedianlu.com,版权归丹阳市恒力炉业有限公司
完全退火主要用于:
为缩短完全退火时间,生产中常采用等温退火工艺,即将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~50℃(亚共析钢)或Acl 以上10~20℃(共析钢、过共析钢),保温适当时间后,退火炉较快冷却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的适当温度并保持等温,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类组织,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退火工艺。
退火炉等温退火与完全退火目的相同,但转变较易控制,所用时间比完全退火缩短约1/3,并可获得均匀的组织和性能。特别是对某些合金钢,生产中常用等温退火来代替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。图3-15为高速工具钢完全退火与等温退火的比较。
② 退火炉球化退火 是指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Ac1点以上10~20℃,保温一定时间后,随炉缓冷至室温,或快冷到略低于Arl温度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炉空至600℃左右空冷,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的退火工艺。
过共析钢及合金工具钢热加工后,组织中常出现粗片状珠光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,钢的硬度和脆性不仅增加,钢的切削性变差,且淬火时易产生变形和开裂。为消除上述缺陷,可采用球化退火,使珠光体中的片状渗碳体和钢中网状二次渗碳体均呈球(粒)状,这种在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球状渗碳体的复相组织,称为“球化体”。
对于存在有严重网状二次渗碳体的钢,可在球化退火前,先进行一次正火。
③ 退火炉去应力退火
若采用退火炉高温退火(如完全退火),也可以更彻底地消除应力,但会使氧化、脱碳严重,还会产生高温变形,故为了消除应力,一般是采用低温退火。
④ 扩散退火(均匀化退火)。